在遵義,毛澤東既要為開好遵義會議而操心,同時,他也閑不住,到一個地方就要作些調(diào)查研究,甚至連遵義的名吃他也要去了解一番。
一天,周恩來到毛澤東駐地,正好毛、張(聞天)、王(稼祥)三人都在,討論了一下會議的開法等問題后,時至下午,該吃晚飯了,毛澤東主張,公事要談,吃飯也不要忘了。
毛澤東笑笑說:“我看就按稼祥說的,大家分頭去做吧。”緊接著,毛澤東扭過頭來,朝著站在門外的陳昌奉喊道:“陳昌奉,你去告訴廚房,快把飯菜端上來。”
“是!”陳昌奉轉(zhuǎn)身跑進(jìn)了廚房。
不一會兒,廚師將飯菜端上桌來。
周恩來一看,一碟蕨菜炒肉絲,一碟臘肉炒魚腥草,一大碗豆花面和一碟油炸紅辣椒。
毛澤東邊吃邊介紹:“這道菜叫做龍爪肉絲,所謂龍爪,實際上是山上的野蕨菜;這道菜叫做折耳根炒臘肉,折耳根在我們老家叫做魚腥草。”
毛澤東津津有味地吃著,津津有味地說著話:“不過最有特色的還是這碗豆花面。據(jù)說起源于清代光緒年間,開初是素面,是一個行善人家專門為來城里的湘山寺燒香拜佛的人開的。到民國年間,發(fā)展成為正宗的豆花面。豆花面配料、吃法特殊,面條是上等面加適量土堿,用手工反復(fù)揉拉,做成薄而透的寬面條,下鍋后煮熟不軟不硬,以豆?jié){為湯,上蓋嫩豆花,另加辣椒水一碟,辣椒水也很有講究,有素、葷兩種,素椒配有五種保密的作料,葷椒還配有瘦肉丁、雞肉丁花生米、豆腐皮、金鉤等,將豆花與面挑入辣椒碟中吃,其味鮮美。”
毛澤東說到這里,停下筷子,似有所悟地說:“這就像我們的革命事業(yè)一樣.也要用手工反復(fù)地揉拉,才能作出鮮美的味道來。”
張聞天笑笑說:“老毛不僅精通行軍打仗的兵法,想不到還精通廚藝吃法。快說說你這一手廚藝是從哪里偷來的。”
毛澤東哈哈大笑道:“我哪里有空閑去偷學(xué)廚藝。只不過是昨晚在翻看遵義縣志時,看到有‘吃在遵義’之說,多瀏覽了幾眼,拿出來現(xiàn)賣現(xiàn)炒罷了。”
歡笑聲飄出易家私邸的小洋樓,回蕩在遵義漆黑的夜空里。